马博士谈营养之三八六:德育、智育、体育……这个“育”才是根本

 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儿童和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为使儿童少年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健全的人格以及适应社会所需的技能。 “食育”是指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儿童少年的健康,还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培养他们保持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爱的能力等。 《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4)》显示,目前,中小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我国部分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周有3天以上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4.9%、10.2%和8.7%,有超过80%的中小学生早餐食物种类仅包括1类或2类,营养质量较差。 许多孩子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有调查显示,北京等7城市中小学生中约有16%看电视、使用电脑/上网时总是或经常吃零食。 除此之外学生和家长营养素养低、学校食育投入缺位、营养信息混乱、营养相关疾病日趋蔓延,严重危害着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同时食物浪费严重、饮食礼仪逐渐消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越来越多、传统“食”文化面临危机,警示我们当下开展学生食育的紧迫性。 学龄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学龄儿童应了解和认识食物及食物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学会选择食物、烹调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技能;传承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和礼仪,提高营养健康素养。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开展饮食教育。 学龄儿童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处于发育阶段,一日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每天吃早餐,早餐的营养要充足,午餐和晚餐要做到营养均衡,量适宜,少在外就餐。要清淡饮食,多数快餐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油、盐等调味品较多,经常吃可增加发生肥胖、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危险,要少吃含能量、脂肪或含糖高的快餐。 目前我国的食育工作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国家层面的发展纲要开始将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列为改善国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有一些科研和公益机构联合企业进行食育项目,还有一些公益广告和民间活动。  “食”的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食育涉及方方面面,倡导食育需要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媒体、全体公民都各尽其职,各司其责,形成合力。 营造温馨的餐桌氛围、言传身教、培养礼仪,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食育,随时随地进行食育,才能为中小学生营造食育氛围,才能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共同撑起一个健康的未来。   本文作者:马冠生 本文地址:http://www.wjbb.com/know/1526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947690102xrj9.html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